Aloe deltoideodonta三角齿芦荟
是一种马达加斯加特有芦荟属植物,原产于该岛南部中央和东南部Fianarantsoa省的岩石砂岩山丘上,海拔约640-790米。它是一种小型到中型的多肉植物,以其三角形齿边缘和浅绿色叶片而闻名。该物种于1883年由Henri Perrier首次描述,种名“deltoideodonta”源自希腊语,意为“三角形齿的”,描述了其叶缘特征。它生长在季节性干燥的热带生物群落中,常出现在岩石坡地或裂缝上,适合作为观赏多肉植物栽培,尤其因其独特的叶片纹理和紧凑形态受欢迎,但野生种群稀少,需注意保护。
分类学(Taxonomy)
– **界(Kingdom)**:植物界(Plantae)
– **门(Phylu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s)
– **纲(Class)**: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s)
– **目(Order)**:天门冬目(Asparagales)
– **科(Family)**:天门冬科(Asphodelaceae)
– **属(Genus)**:芦荟属(Aloe)
– **种(Species)**:Aloe deltoideodonta Baker
该种有变种如var. candicans、var. fallax和var. ruffingiana,主要通过叶片斑点和生长基质区分。它属于芦荟属的非树状组,与其他马达加斯加芦荟密切相关。
保护现状(Conservation Status)
| 变种 | 叶片特征 | 花序特征 | 其他区别 |
|---|---|---|---|
| var. candicans | 叶片上升、紧凑,长15-20 cm,宽5-6 cm,灰绿色,无明显纹理或斑点 | 花序简单或1-2分枝,高35-50 cm,花簇长10-15 cm;苞片白色、大而长(长于花梗);花梗12-16 mm;花长25-30 mm,橙色 | 叶片较宽厚;分布于高平原岩石区,生长较慢 |
| var. fallax | 叶片上升至平展,细而明显线状,长10-15 cm,宽2-4 cm,鲜绿色至黄色绿,无斑点 | 花序简单或少分枝,高30-40 cm,花簇长6-10 cm;苞片白色(短于花梗);花梗10-12 mm;花长22-25 mm,橙色 | 多产芽(15-20莲座),易繁殖;叶片细长,生长较快 |
| var. ruffingiana | 叶片直立至平展,长12-13 cm,宽3.5-4.2 cm,浅绿色变红,有或无浅白色斑点,表面略粗糙 | 花序简单或分枝,高60 cm,花簇长15 cm;苞片纸质白色,长7-10 mm(短于花梗);花梗12-15 mm;花长25 mm,橙色 | 叶片浅绿变红,纹理粗糙;分布于南部灌木丛,丛生紧凑 |
3.jpg)
形态特征(Morphology)
Aloe deltoideodonta通常为无茎或极短茎的独生莲座状植物,形成紧凑的叶丛,直径约30-60厘米(12-24英寸)。叶片约15-20片,厚实肉质,长约20-30厘米(8-12英寸),宽5-8厘米(2-3英寸),浅绿色,偶有斑点或无斑点,表面光滑蜡质;在强光或干旱下可能带有红色调;边缘有细小的三角形牙齿,长约1-2毫米,间隔5-10毫米。叶汁干燥呈黄色。花序从叶丛中心伸出,高约50厘米,多分枝;总状花序头状密集,直径约10厘米;花朵橙黄色、红色或鲑鱼色,长约2.5厘米(1英寸),管状。花期主要在南半球秋季和夏季(约9-12月)。果实为蒴果,长圆形,长约2厘米,直径1厘米;种子有翅。植株生长缓慢,长寿,变异性主要在叶色从浅绿到红调,取决于光照和水分。4.jpg)
5.jpg)
1.jpg)
6.jpg)
7.jpg)
栖息地与分布(Habitat and Distribution)
Aloe deltoideodonta是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种,主要分布在南部中央和东南部Fianarantsoa省的岩石砂岩山丘上,海拔约640-790米。该种生长在季节性干燥的热带生物群落中,常出现在岩石坡地或裂缝上,土壤贫瘠排水良好,年降雨量中等,受季风影响,雨季短暂而旱季漫长。植株常与马达加斯加其他多肉植物共生,形成小群落。分布范围狭窄,总面积有限,导致其对栖息地干扰敏感。
15.jpg)
Aloe deltoideodonta尚未在IUCN红色名录中正式评估,但作为马达加斯加稀有特有种,其野生种群稀少,分布狭窄,易受栖息地破坏(如农业扩张、采矿和森林砍伐)、非法采集(用于园艺贸易)和气候变化影响。该种可能为易危(Vulnerable)或更高风险,受CITES附录II管制,禁止未经许可的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原地保护和人工繁殖。马达加斯加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使其成为国际关注焦点。10.jpg)
栽培与用途(Cultivation and Uses)
Aloe deltoideodonta适合室内或温室栽培,作为观赏多肉植物受欢迎,尤其因其独特的三角形齿边缘和浅绿色叶片。其养护相对简单:置于全日照或半阴环境中,避免直射阳光灼伤;土壤需排水良好,如沙质混合土,pH 6-7。浇水原则为“干透浇透”,旱季减少至每月1-2次,高度耐旱。耐寒至约-3.9°C(25°F),适合USDA 9b-11区。肥料可选稀释的仙人掌肥,生长季(春夏)每月一次。常见问题包括根腐和粉蚧虫,可用良好通风和生物农药控制。繁殖通过种子(发芽需温暖湿润,约2-4周)或分株,发芽率中等。虽无广泛药用记录,但作为稀有收藏品,其用途主要为园艺观赏、岩石花园和容器种植。在生态系统中,它提供传粉者(如昆虫)的食物来源,并有助于土壤稳定。
9.jpg)
2.jpg)
本文数据主要引用自可靠的在线植物数据库:Wikipedia, LLIFLE, World of Succulents, San Marcos Growers, Pacific Bulb Society, Gardenia.net, SANBI Red List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