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见植Plantopia,作者:捂脸人

Philodendron。蔓绿绒。天南星科一霸。

香在平价,好养,形态丰富!室内绿植如果有应援榜,蔓绿绒必须是妥妥的中心位。

植物分类数据说,蔓绿绒全属275种,实际可能根本不止。大量的杂交种、变异种轮番上阵,实在是一个连土豪都盘不完的陨石大坑!

640-178

最近见植君和捂脸人辛勤采集全网资料,出炉了一份目前相对较全的《蔓绿绒品种清单》,覆盖近百个较具观赏价值的网红蔓绿绒品种。(吐血整理,真真是尽力惹!)

想要的小伙伴们,可以向公众号【见植Plantopia】后台回复关键词“蔓绿绒品种清单”获取。

640-1681

在“埋头搞研究”的过程中,捂脸人渐渐发现:看似群魔乱舞的蔓绿绒族群,其实也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

以下这些简单的研究成果,一并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入门级玩家早日“搞定蔓绿绒”。

640-179

拨云见日
蔓绿绒的寻光之旅

 

雨林深处,每个昼夜循环,都是一场成王败寇的资源争夺战。

蔓绿绒拿到的起手牌很一般,它长在雨林的中下层,生存海拔比花烛和海芋都要低。

更饱和的湿度、更微弱的采光,更凉爽的气温。让它比同科的花烛和海芋相对更耐水湿、更耐阴,也更耐寒。

640-180

雨林的中下层,有机质和水分几乎无限量供应,最大的竞争资源,是采光。所以蔓绿绒的幼苗需要从雨林的中低位置出发,顺着树干一直往上攀爬,才能获取到足够的生存资源。

每一个茎节,都是蔓绿绒寻光之旅的“休息站”,在茎节位置,它会发育出气生根,用来攀附和吸收,并长出新的叶片捕捉此处的阳光。吃饱喝足,稍作休息后,又开始蹭蹭蹭往上爬了。

640-181

采光越弱时,蔓绿绒危机意识越强,茎节也就越细长。采光充沛则茎节粗短。

每一个茎节,都被预埋了一个潜在芽点。即便蔓绿绒最下层的茎被动物咬断,凭借稳固的气生根,蔓绿绒仍旧可以继续健康生长。而当顶芽被风雨摧折,断枝也能快速激活茎节处的芽点,重新长出侧枝。

某种意义上来说,茎节的数量=蔓绿绒的“安全感”

640-1680

一段时间的猥琐发育之后,蔓绿绒的新叶越长越大,光合作用的效率也开始明显提高,雪球终于滚起来啦!

可是长着长着,蔓绿绒的叶子就开始没了正形。什么飞机、提琴、螳螂腿、三叉戟啊,要么就是大长脸,或者是绒面,波浪纹。这些群魔乱舞的二型叶,多少都有一个功能上的考虑——排水。

雨林中上层的短时暴雨冲刷可不是开玩笑,如果你长出一片规规矩矩的大圆盘叶子,怕是三下五除二就要被风雨撕个稀巴烂。而蔓绿绒叶片边缘的尖角可以让雨水尽快流走,并且不让叶片有长时间的积水。绒面叶、波浪纹和大长脸也是同理。

640-1682

结合以上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原生环境跟蔓绿绒的习性和形态特征直接相关。接下来我们继续从原生环境出发,盘点蔓绿绒在光、温、水、气、肥、土、盆这7个要素方面的需求。

01
耐阴但不喜阴

 

蔓绿绒的所谓“耐阴”,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在明亮的散射光条件下,才能长出健康的成体。

广大网友们给的一个靠谱数据是:在温度和湿度都理想的情况下,蔓绿绒可以长时间耐受20000LUX的光照。日常家庭养护,保证5000LUX左右的照度也都可以健康生长。

640-1683

长时间低于2000LUX,则容易徒长。叶片缩小,失去二型叶特征,或者茎节延长。采光过强则叶片泛黄,生长停滞。

没有照度计的小伙伴也不用太纠结,给它温和明亮的散射光(不开灯也能正常阅读的位置),基本能应付大部分蔓绿绒幼苗和中苗的生长。

640-1684

02
熬过冬天又是一条好汉

 

15-28度,是蔓绿绒的最适温区。在此区间内,温度越高,生长酶的活性越强,低于15度可能休眠,春秋季节都是它的全盛时期。

不同品种的蔓绿绒,耐热耐寒程度都不同。去年低温,云母蔓绿绒最先卷叶子,但金龙和灿烂却还能正常长叶。一般来说,株型较小,叶片轻薄的品种往往更不耐冻,叶片革质敦厚,直立性较好的则更皮实。

所有蔓绿绒品种,低于10度就建议控水,主动休眠,等来年再战。

640-1685

另一方面,高温或许是被大家长期忽略的风险点。高温+干热是蔓绿绒的噩梦。黄叶、僵苗、缩叶、红蜘蛛都会随之而来。越过30度,就有可能“中暑”,导致生长停滞。所以夏天的南阳台,要注意降温防暑。

03
常年微湿,间歇控水

 

原生雨林环境下,蔓绿绒很少存在缺水的困扰,反而在发愁怎么排水。

所以相比花烛和海芋,蔓绿绒并没有进化出什么太耐旱的本领,唯一的调节手段就是广袤发达的根系。

室内盆栽的蔓绿绒,除了低温敏感时期,我都建议保持基质常年微湿。

640-1686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担心土壤湿度过大不利于根系发育。但根系发育懒惰的症结不在水多,而在于基质不够透气,水分挤占了土壤空隙导致缺氧。

所以正解应该是加强配土的透气性。透气性足够好的情况下,湿度反而利于根系发育。

如果仍然担心,那么可以选择每隔一段时间就稍微控水一次,等干透再浇。

640-1687

此外,任何蔓绿绒品种,我都不建议往叶片上喷水。叶片沾水,对阔叶植物而言完全是风险大于收益。阳光灼伤、细菌滋生,水碱残留。

在空气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叶片上的水分急速蒸发,也会加剧焦边和叶斑的出现。保持叶片干爽,保持空气和土壤湿润,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04
通风≠剧烈空气流动

 

大概是“风”这个字的锅,很多人把通风理解成了“剧烈的空气流动”。但实际上,剧烈的空气流动会带走水汽,让湿度无法留存,严重影响蔓绿绒的健康。

我见过太多放在风口上,被吹到脱水的植物。而很多热植用塑料袋闷养一个月也未见异常。作为热带雨林植物,蔓绿绒对湿度的要求远高于通风。

很多人担心‘太闷了气体没法交换’的问题,其实也不存在。只要不是严格密闭,正常大气压下的不同空间都能凭借极小的罅隙快速完成“分子交换”。

640-1688

可是,通风仍然很有必要。关键原因在于病虫害。空气流动性越弱的区域,病虫害越容易发生。蜘蛛总喜欢在角落结网。潮湿阴暗的位置最容易发霉。病虫的避风港,就是植物的修罗场。

关于通风,见植认为更恰当的理解是“相对平稳的空气置换”。最理想的方式是“定期”通风,每隔一段时间置换一下角落位置的空气,而不是“持续”通风,把湿度源源不断抽走。

640-182

05
保肥先保水 薄肥勤施

 

所有肥效都需要先溶解到水中才可以被吸收。所以保肥需要先保水。这也是为什么红陶盆连养多肉都更难肥起来的原因。

蔓绿绒相对喜肥。缺肥的蔓绿绒长速不会快,叶子也很难大起来。尤其是用来合成叶绿素的氮肥,需要管够。

如果用的是有机质不多的介质,最好额外加缓释肥弥补,并定期用水溶肥浇灌。水溶肥除了补肥还能一并调节土壤酸碱度。我个人是低浓度的通用型营养液每周一次。

640-1689

至于肥料的品牌,捂脸人实测发现,效果差异并不大,十几块钱一罐的花多多也很香。园艺肥本质就是化肥,没有太多技术门槛。比起挑品牌,定期定量使用更重要。

特别提一下HB101和MAYA90的小黑瓶,本质上都不是肥料,他们没有肥力,只是增强活性和抗逆性(小声说一句,我为啥从来没发现他们有明显作用?)。本身根系稳定状态健康的蔓绿绒,没有必要用。

640-1691

06
每周一次干湿循环

 

蔓绿绒的配土,门槛很低,千变万化。各种各样的基质都可以为其所用。配土的大体的原则是“既保水,又透气,一周一次干湿循环”。

干湿循环的周期控制,需要通过配土来调剂。并综合考虑盆的大小和材质。

如果你的蔓绿绒超过一周盆土仍然干不了,那就要当心了!要么是介质和花盆不够透气,要么就是盆太大,土太瓷实……时间久了大概率会烂根。

640-1692

最简单万能的配土方案是泥炭+珍珠岩7:3。泥炭负责保水并提供有机质,珍珠岩负责透水透气(可用火山石、轻石、陶粒等其他颗粒替代)。

你也可以用纯椰壳或纯水苔等透气又保水的单一基质来种蔓绿绒。包括最近很流行的陶粒半水培,其实基本原理都类似——在拿掉泥炭、椰糠这些传统基质的同时,也去除掉了烂根和病害的风险,然后通过人工添加营养液来弥补有机质的缺失。

640-1690

07
过于强调透气也是误区

 

蔓绿绒对透气性和保水性都有一些要求,不像蕨类耐涝,也不如花烛抗旱。务必要根据基质来选择花盆呀。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基质已经足够透气,颗粒成分很多,那么花盆就得相对保水。基质本身保水性较强比如纯泥炭,或只添加了少量的颗粒,那么就不妨用青山盆或者陶盆来增强透气性。

640-1693

在园艺1.0时代,我们被烂根问题坑怕了。导致现在很多玩家进入了另一个误区:过于强调透气和透水,在基质已经足够疏松的情况下仍然用红陶盆或青山盆。这样一来,蔓绿绒反复间歇性缺水,长势也很容易受影响。

640-1693

篇幅的缘故,先说这些。更多蔓绿绒的养护关键,下期推送我们接着聊。如果你有其他想知道的重点,也可以在文末留言,脸叔都尽量安排。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