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mara plicatilis 植物介绍:折扇芦荟

Kumara plicatilis,又称折扇芦荟、扇芦荟或乙姬之舞扇,是一种独特且引人注目的植物。这种植物以前被称为芦荟。它的大型植株能长到3-5 m 。茎分叉,一簇簇带状的叶子排列成整齐的两行。类似于一个敞开的扇子,因此俗称折扇芦荟。叶子这种不寻常的排列和形状是该物种与众不同的原因。这种植物以其独特的扇形叶排列和优雅的树形而闻名,在文化中常被视为干旱园艺的珍贵品种。其历史可追溯到南非本土的野生分布,最早于1753年由林奈描述,如今已成为园艺爱好者和植物收藏家的热门选择,尤其因其耐旱性和独特的形态增添景观魅力。

科学分类和命名
– **学名**:Kumara plicatilis (L.) G.D.Rowley。
– **同义词**:Aloe plicatilis L.。
– **分类**: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Angiosperms)、单子叶植物(Monocots)、天门冬目(Asparagales)、天门冬科(Asphodelaceae)、折扇芦荟属(Kumara)。

这种植物曾被归为Aloe属,但分子研究表明,芦荟这一古老而广义的概念中的物种并不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导致了该属的修订,从而建立了两个新属:树芦荟的Aloidendron和漫无边际的芦荟Aloiampelos,以及Kumara属的恢复。该属只有两个物种,另一个是 Kumara haemanthifolia (= Aloe haemanthifolia),它出现在霍屯督荷兰山脉到冷 Bokkeveld 山脉的高山峰上。德国植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卡西米尔·梅迪库斯于1786年描述了该属。他为什么选择这个名字尚不清楚。物种名称 plicatilis 来自拉丁语 plicatus,意思是“能够折叠”,指的是叶子的扇形外观。

 Kumara plicatilis 的形态特征
叶子呈淡蓝色或灰绿色,边缘几乎光滑,除了上部有一些小牙齿,长约300毫米,宽约40毫米。汁液是透明的。总状花序呈圆柱形,在每个叶簇中始终是单一且不分枝的。有多达30朵管状的猩红色花朵,每朵长约50毫米,质地有些肉质。在冬末和春季开花。这些花序不仅吸引传粉者如蜜蜂和猴子甲虫,以及以花蜜为食的太阳鸟,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花朵的授粉,还为景观增添温暖的色彩。种子被风吹散。植株整体呈常绿形态,生长速率缓慢,需要多年才能成熟开花。果实为蒴果,种子小而扁平。

自然栖息地与分布
Kumara plicatilis 是西开普省的特有种,虽然它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但它并不罕见,也没有受到威胁。有超过10个已知的亚群,其中一些很大,包含多达500个成熟个体。一些地点可能受到外来入侵植物的威胁,但目前这还不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分布仅限于西开普省,其有限的自然分布区域从弗朗斯胡克山脉延伸到北部的 Elandskloof。生长在陡峭的岩石斜坡上,是 fynbos 中发现的少数芦荟之一。生长在冬季降雨量大的地区。

生态作用
这种芦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花序吸引多种传粉者,包括蜜蜂和猴子甲虫,以及以花蜜为食的太阳鸟,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花朵的授粉,促进生物多样性。种子被风吹散。叶片提供栖息地给小型动物,并在干旱期储存水分,有助于土壤稳定。作为本地物种,它支持当地植被多样性,并可能在火灾后再生。其根系有助于稳定岩石坡地,防止侵蚀。Kumara plicatilis 生长在不易发生火灾的地区,但它们能够在火灾中幸存下来。它厚厚的肉质叶子含有大量的水分并抵抗燃烧,并且它有厚厚的软木树皮,可以保护它免受火的热量。2009 年,Werner Voigt 观察到 Goudini 的 Kumara plicatilis 外皮严重破损。这些敏捷的动物爬到树枝的顶部,在那里它们首先咀嚼保护性软木层,到达内部部分,这些部分是白色纤维状的。它含有大量的水,一直被动物采食,直到茎塌陷并掉到地上。这种行为可能与干旱时期有关。如果附近有足够的土壤,掉到地上的茎很容易生根。那些落在岩石上的只会在阳光下灭亡。

 栽培与护理指南
在栽培中,折扇芦荟适合USDA耐寒区9-11,表现出色于温暖到热带气候,尤其在排水良好的环境中种植,在夏季很少浇水。建议将其种植在全日照位置(至少6小时直射光),使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如添加沙子、砾石或珍珠岩的多肉植物专用土(pH 6.0-7.5),以避免根部积水导致腐烂。浇水应偶尔进行,生长季(春夏)每2-3周一次,冬季减少至每月一次或更少,保持土壤干燥到中等湿度水平;过湿的环境会使植株敏感,甚至死亡。它对低温有一定耐受力,可耐受至约-5°C,但在寒冷地区需提供保护,如移入室内。理想温度为15-30°C(59-86°F),高温耐受性强。肥料可选稀释的平衡肥,每年春季施用一次。植物生长缓慢,适合容器栽培(盆径至少40厘米)或地面种植(间距1-2米)。潜在问题包括根腐(因过浇水)和虫害(如蚧壳虫),可用有机农药控制;叶片烧伤可通过渐进阳光暴露避免。总体而言,这种芦荟易于维护,是岩石花园、容器栽培或热带景观的理想选择,能为您的植物收藏带来南非的野性魅力。

繁殖方法
主要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可在温暖季节播种于排水良好的介质中,保持湿润直至发芽(约2-4周)。也可通过茎插繁殖,将茎段干燥伤口1-2天,然后植入沙质土中。栽培者可从成熟植株收集种子,避免杂交以保持品种纯度。组织培养在商业中常见,但家庭栽培较少使用。

 用途
折扇芦荟具有类似其他芦荟的药用价值,叶汁可用于传统医学作为抗菌剂、皮肤护理品或治疗轻微烧伤,但需小心使用以避免毒性。在园艺中,它常作为观赏植物,用于景观设计,提供全年兴趣和生态益处。传统上,可能用于本地疗法,但具体应用需谨慎。

保护状态
它被评估为最不关注 (LC)。它是西开普省的特有种,虽然它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但它并不罕见,也没有受到威胁。有超过 10 个已知的亚群,其中一些很大,包含多达 500 个成熟个体。一些地点可能受到外来入侵植物的威胁,但目前这还不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作为南非特有物种,折扇芦荟面临栖息地丧失威胁,如农业扩张、砍伐和气候变化,受CITES Appendix II管制,以防止非法贸易和过度采集。分布有限,受本地保护举措支持,但整体种群易受干扰,野生采集应可持续进行,以维护其生态平衡。

本文数据主要引用自可靠的在线植物数据库,如PlantZAfrica、Gardenia.net、San Marcos Growers、Dave’s Garden、Succulents and More、Flora Grubb和Garden.org等网站。如果有数据有误,欢迎指正交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