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e pillansii 植物介绍:南非巨型箭袋树芦荟

Aloe pillansii,又称巨型箭袋树芦荟、混生箭袋树(Giant Quiver Tree或Bastard Quiver Tree)、或Kokerboom(源自南非荷兰语,意为箭袋树),是一种原生于南非和纳米比亚的大型树状多肉植物,属于百合科(Asphodelaceae)芦荟属。它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树型芦荟,在栖息地可以长到30到40英尺(9-12米)高,甚至高达15米(50英尺),树干厚实、光滑、分枝稀疏,顶端长着只有几片肥小、短而略拱的银灰色叶子的莲座,边缘有淡黄色的小牙齿。这种植物以其独特的银灰色叶片和冬季黄色花序闻名,在文化中常被视为干旱园艺的珍贵品种。其历史可追溯到非洲本土的野生分布,最早于1928年由南非植物学家路易丝·格思里(Louise Guthrie,1879-1966)命名,以纪念著名的开普敦植物学家内维尔·皮兰斯(Neville S. Pillans),他首先在里希特斯维尔德的康奈尔大学科普(Cornell’s Kop)收集了它,如今已成为园艺爱好者和植物收藏家的热门选择,尤其因其耐旱性和独特的树形增添景观魅力。这种植物类似于二岐芦荟(Aloidendron dichotomum),尽管芦荟的叶子更宽、更浅,有垂状的黄色花朵,而二岐芦荟有直立的花序。在加利福尼亚的栽培中,它很少达到很高的高度,除非在非常有利的位置,其中一个地点位于Mission Canyon上方山丘上面向西南的山坡上,但这座房子和花园里美丽的6英尺高的Aloe pillansii在2009年死于Jesusita大火。

 

 科学分类和命名
– **学名**:Aloe pillansii L.Guthrie(现分类为Aloidendron pillansii (L.Guthrie) Klopper & Gideon F.Sm.)。
– **同义词**:Aloidendron pillansii、Aloe dichotoma subsp. pillansii (L.Guthrie) Zonn.。
– **分类**:植物界(Plantae)、维管植物(Tracheophytes)、被子植物(Angiosperms)、单子叶植物(Monocots)、天门冬目(Asparagales)、天门冬科(Asphodelaceae)、天门冬亚科(Asphodeloideae)、芦荟属(Aloe)或箭袋树属(Aloidendron)。
这种植物被认为是南非最大的树芦荟之一,在最近的分类学研究中(如Phytotaxa 76(1):7–14(2013)),建议从芦荟属中分离,并命名为Aloidendron pillansii,以反映其树状生长习性和与其他芦荟的遗传差异。它被列入CITES Appendix I管制。

Aloe pillansii 的形态特征
Aloe pillansii是一种树型芦荟,在栖息地可以长到30到40英尺(9-12米)高,甚至高达15米(50英尺),树干厚实、光滑、分枝稀疏,顶端长着只有几片肥小、短而略拱的银灰色叶子的莲座,边缘有淡黄色的小牙齿。叶片下方挂着亮黄色的圆形花朵,生长在分枝的花序上,这些花序在仲春时节从最低叶的腋下冒出来,尽管在栽培中很少开花。叶片呈灰蓝色或银灰色,长约30-40厘米,宽10-15厘米,表面光滑,边缘有浅黄色小刺。枝条由柔软、可穿透的纤维组成,用于储存水分。由于其栖息地,它可以脱落对生存有害的枝条和叶子。花序分枝,花朵管状垂状,呈亮黄色,长约2-3厘米,形成引人注目的总状花序,与其他树芦荟不同的是,其花朵是下垂的。这些花序不仅吸引传粉者如鸟类和昆虫,还为景观增添温暖的色彩。植株整体呈常绿形态,生长速率非常缓慢,需要3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形成小树。果实为蒴果,种子小而扁平。

 自然栖息地与分布
Aloe pillansii 来自干燥多肉植物Karoo,这是一个从南非西部向北延伸到纳米比亚的生物群落。它生长在从南非西北部Cornell’s Kop到纳米比亚Brandberg的干燥石质山坡上,几乎没有土壤的热荒石质山坡,低海拔冬季降雨区。这些环境通常是干旱或半干旱区,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约16英寸),主要在冬季,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充足阳光,帮助植株适应极端干旱和高温气候。在野生状态下,它常与其他耐旱植物共生,形成独特的非洲景观,受季节性火灾保护。

生态作用
这种芦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花序吸引多种传粉者,包括鸟类(如太阳鸟)和昆虫,促进生物多样性。叶片提供栖息地给小型动物,并在干旱期储存水分,有助于土壤稳定。作为本地物种,它支持当地植被多样性,并可能在火灾后再生。其根系有助于稳定石质山坡,防止侵蚀。

栽培与护理指南
该物种要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种植,土壤要排水良好,在夏季很少或根本不灌溉,并防止霜冻,值得注意的是,短期温度低至25华氏度不会损坏,但长期低于此温度可能会造成一些损害。在《非洲的树芦荟》(Penrock Publications,2015年)中,作者恩斯特·范·贾斯维尔德(Ernst van Jaarsveld)和埃里克·贾德(Eric Judd)指出,这种植物“在栽培中茁壮成长,在干旱花园中被用作焦点,前提是降雨量低于400毫米(~16英寸)并种植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位置,霜冻轻,不太严重。植物生长缓慢,可能在30年后变成一棵小树……它在容器中生长良好,但根球的预泄物很容易破坏容器。”适合USDA耐寒区9-11,表现出色于干燥气候,尤其在冬季降雨区。建议使用排水良好的土壤,如添加沙子、砾石或珍珠岩的多肉植物专用土(pH 6.0-7.5)。浇水应偶尔进行,生长季(春夏)每2-3周一次,冬季减少至每月一次或更少,保持土壤干燥到低湿度水平;过湿的环境会使植株敏感,甚至死亡。理想温度为15-30°C(59-86°F),高温耐受性强。肥料可选稀释的平衡肥,每年春季施用一次。植物生长缓慢,适合容器栽培(盆径至少40厘米)或地面种植(间距1-2米)。潜在问题包括根腐(因过浇水)和虫害(如蚧壳虫),可用有机农药控制。总体而言,这种芦荟易于维护,是干旱花园、容器栽培或焦点景观的理想选择,能为您的植物收藏带来南非Karoo的野性魅力。

 繁殖方法
主要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可在温暖季节播种于排水良好的介质中,保持湿润直至发芽(约2-4周)。也可通过茎插繁殖,将茎段干燥伤口1-2天,然后植入沙质土中。栽培者可从成熟植株收集种子,避免杂交以保持品种纯度。组织培养在商业中常见,但家庭栽培较少使用。

 

用途
Aloe pillansii具有类似其他芦荟的药用价值,叶汁可用于传统医学作为抗菌剂、皮肤护理品或治疗轻微烧伤,但需小心使用以避免毒性。在园艺中,它常作为观赏植物,用于景观设计,提供全年兴趣和生态益处。传统上,可能用于本地疗法,但具体应用需谨慎。

保护状态
由于在其原生栖息地过度采集和采矿活动,这种植物被认为是濒临灭绝的。作为南非和纳米比亚特有物种,它面临栖息地丧失威胁,如农业扩张、矿业开发和气候变化,受CITES Appendix II管制,以防止非法贸易和过度采集。分布有限,受本地保护举措支持,但整体种群易受干扰,野生采集应可持续进行,以维护其生态平衡。它被IUCN列为Critically Endangered(极危)。

          

本文数据主要引用自可靠的在线植物数据库,如PlantZAfrica、San Marcos Growers、LLIFLE、Wikipedia、iNaturalist和Jardineria On等网站。如果有数据有误,欢迎指正交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