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Eutopia,作者:杨区区

原作:Derrick Rowe

摄影:Brendan Cleaver

编译:杨区区


Myrmecodia tuberosa是一个分布范围非常广而且多样性很高的蚁栖植物物种。其产地最北端为越南中部地区,向南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亚半岛、菲律宾以及新几内亚群岛,最南端可达所罗门群岛以及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

一般来说这类蚁栖植物很难完美地契合目前的生物分类系统,所以即便能归纳出这些差异巨大的产地型之间的形态共同点,也很难对其加以恰当的描述。Huxley与Jebb在他们1993年发表的Myrmecodia属修订中,仍然使用了一些非正式的三名法名称对其进行区分(Huxley, C. R; Jebb, M. H. P. 1993 The tuberous epiphytes of the Rubiaceae 5. A revision of Myrmecodia. Blumea 37, pp271-334.)。根据此修订,这些分布在所罗门群岛的蚁栖植物被称作Myrmecodia tuberosa ’salomonensis’,第三个词当然是拉丁拼法。但众所周知,被单引号标注的文字代表着这是一个园艺品种,所以Huxley与Jebb也很苦恼这一类群植物的名称表达问题。作为区分,我建议使用双引号,本文中的相对应类群将以Myrmecodia tuberosa “salomonensis”进行指代。

0-1612

【蚁栖植物在丛林生态中的各个海拔层均有分布,图片来自Xerophilia】

Squamellaria kajewskii

我曾在2011年前往布干维尔岛,主要目的就是追寻Guillaume Chomicki等人的足迹,寻找Hydnophytum kajewskii,虽然它现在应该被叫做Squamellaria kajewskii。从布干维尔岛的Arawa到圣伊莎贝尔岛是我们的考察与拍摄范围,这些照片已经有了足够的代表性但并不能展现全部的形态变化,比如布干维尔岛上就有一些显著具刺与完全无刺的个体。圣伊莎贝尔岛坐落于群岛中部,距离布干维尔岛约300千米。

0-1613

【所罗门群岛地区,图片来自wikipedia】

0-697

【Hydnophytum forbesii的具刺植株形态,图片来自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

自从Camilla Huxley与Matthew Jebb发表关于Hydonophytum kajewskii的物种修订以来,蚁栖类植物又多了一个流传较广的名字,最近这一物种被划分至Squamellaria属(Guillaume Chomicki et al.)。

通过阅读Odoardo Beccari在马来西亚采集到的模式标本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这一物种的块状茎呈船型,但这样的描述毫无指导性,毕竟船和船也是不一样的。而且事实上,我们在布干维尔岛拍摄的植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球形块状茎。

我们在圣伊莎贝尔岛还偶然发现了一些未能定种的蚁栖植物,据我们推测很有可能是Hydonophytum属,但和生长在布干维尔岛,块茎表皮粗糙的Hydonophytum longistylum形态差异很大。

0-698

【左侧:一株偶然发现的蚁栖植物,很有可能是Hydonophytum属植物;右侧:另一处原产地,图片来自Xerophilia】虽然还没有正式发表,但Jebb与Huxley制作的腊叶标本已经暗示了将把H. longistylum等物种划入H. moseleyanum类群下,这将弱化块茎表皮粗糙程度在物种界定中的重要性。一般来说Hydonophytum属植物块茎表皮较为粗糙,但生长在澳大利亚的H. moseleyanum块茎表皮光滑到有光泽。在不久的将来Hydonophytum属的分类将迎来一次简化,但我认为在所罗门群岛的考察将会描述出更多新物种。

H. longistylum Becc. (Odoardo Beccari)

“附生于沿海地区乔木,常见,茎多数,丛生于膨大基部,形状不规则,株幅差异极大;表皮粗糙,不平坦(具短刺),表面密具孔洞,供共生小型棕黑色蚁类进出;茎长1米以上,茎节常肿大;叶片较厚,肉质,叶脉模糊(干旱环境下较清晰);花被白色;果实黄色,长约9毫米,直径约4毫米,果肉粘性,内含两枚种子。于瓜达康纳尔岛采集到两个标本,特征与Hydnophytum Stewartii (sic.) Fosberg, Lloydia 3, fg5 (1940.)(原文如此)完全一致,分别标记为Brass 2548(采集自Berande)与Kajewski 2389(采集自Berande河畔)。采集记录表明植株的茎从一块栖息有大量棕黑色蚁类的组织中垂下,茎的长度超过一米。在Kajewski的描述中,这一植物的果实呈奶油色果实基部较宽,尖端较钝,长约8毫米,直径约3毫米。”

以上内容来自Merr.与L. M. Perry((Elmer Drew Merrill & Lily May Perry) in Journal of the Arnold Arboretum, vol 26, p18, (1945.))。

正模标本采集自所罗门群岛法鲁岛(Faro Island)。H. longistylum的叶片形态特征与共生蚁类特征与H. moseleyanum相同,但H. moseleyanum是个原产于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的物种。我对H. moseleyanum相当熟悉,这一物种普遍拥有光滑的表皮与红色的果实,除了一些约克角半岛生长有“根状刺”的种群——这些和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的H. moseleyanum原亚种差异甚大,但还算是相同类群下的物种。

所以说啊,做引种栽培的时候记录好产地描述和信息真的很重要。

H. moseleyanum Becc.

正模标本采集自阿德米勒尔蒂群岛,马努斯岛。

异名:

H. brassii, S. Moore
H. camporum S. Moore
H. forbesii Hook f. (A very rough surfaced form.)
H. longistylum Becc.
H. mindanaense Elmer
H. oblongum (Benth) Becc.
H. papuanum Becc. (See Forster, P. I. in Illustrated Handbook of Succulent Plants: Dicotyledons,
p435, 2002.)
H. robustum Rech.
H. stewartii Fosberg,
H. moseleyanum Becc. var. agatifolium (Val.) com.

0-1614

【Myrmecodia tuberosa “salomonensis” ,图片来自Xerophilia】

0-1615

【M. tuberosa “salomonensis” ,图片来自Xerophilia】

0-1617

【附生在同一株植物上的成年与幼年M. tuberosa “salomonensis”,图片来自Xerophilia】

0-1616

【M. tuberosa “salomonensis” ,该个体的茎部较伸长,图片来自Xerophilia】

0-1619

【生长在地表位置的M. tuberosa “salomonensis” ,图片来自Xerophilia】

0-1618

【M. tuberosa “salomonensis” ,茎部稍短缩的个体,图片来自Xerophilia】

0-1620

【生长在地表位置的M. tuberosa “salomonensis” ,图片来自Xerophilia】

0-1622

【M. tuberosa “salomonensis” ,图片来自Xerophilia】

0-1623

【M. tuberosa “salomonensis”的块状茎剖面,图片来自Xerophilia】

0-1621

【M. tuberosa “salomonensis” ,图片来自Xerophilia】

0-1624

【Squamellaria kajewskii,拍摄于圣伊莎贝尔岛,图片来自Xerophilia】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