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Eutopia,作者:杨区区

Haworthia lockwoodii,中文名洋葱皮,或直接音译为洛克伍迪。种名“lockwoodii”为纪念南非一位名叫S.Lockwood-Hill的法官,同时也是SLH编号系统的建立者。H.lockwoodii(洛克伍迪)成株10㎝左右,较少出侧芽,叶片较多,向内卷曲,光滑无毛刺,常焦尖,叶片上部半透明,浅绿色。夏季植株休眠时合抱紧凑,用以保护中心叶片免受伤害。贝爷在HR中曾描述一株休眠期的H.lockwoodii(洛克伍迪) “如同一颗半埋在地上的死洋葱那样迷人”,看来中文译作“洋葱皮”也是蛮有道理。同一植株高度休眠时与生长状态差别很大,大家随意感受下:

0-64
【生长期的H.lockwoodii(洛克伍迪),图片来自HOCp59】

0-65
【休眠期的H.lockwoodii(洛克伍迪),图片来自HOCp59】

H.lockwoodii(洛克伍迪)的产地分布十分狭小,主要分布在Laingsburg以南,分布图如下:

0-67
【H.lockwoodii(洛克伍迪)的产地分布,图片来自HRp88】

由于其产地狭小,相关的编号记录并不是很多,作者自己整理了一些,应该不全:

0-66
【H.lockwoodii(洛克伍迪)的编号记录,图片来自杨区区】

关于H.lockwoodii(洛克伍迪)的分类,有一个问题不可避之不谈,那就是宽叶还是窄叶。但是作者找遍了手头为数不多的几份介绍材料,都没有涉及到叶宽的区别,而且给出的示意图片全是宽叶的,就像这样:

0-68
【HR上面的H.lockwoodii(洛克伍迪),编号分别为JDV90/88、JDV95/32,图片来自HRp89】

0-1031
【H.lockwoodii(洛克伍迪)JAA1149,图片来自Cl-C】

关于叶宽,先说结论:只有宽叶的H.lockwoodii(洛克伍迪)才是符合模式标本特征的洛克伍迪,窄叶洛克伍迪是H.lockwoodii(洛克伍迪)和H.mucronata(包菜)的杂交种,但仍然算是H.lockwoodii(洛克伍迪),不算H.mucronata(包菜)。

虽说窄叶洛克伍迪在各种介绍的配图中是找不到的,但解释到它的来源,有这么一句话:“H.lockwoodii与H.mucronata的自然杂交种广泛存在”(来自llifle)。之前问过一位花友,说除了叶形之外如何分辨宽窄叶洛克伍迪呢?给出的答案是首先,窄叶的焦尖部分颜色更偏黄,其次宽叶休眠时合抱更紧。这些都是对上面的结论的有力佐证,但更加根本一些的证据在于:窄叶洛克伍迪具有较为明显的叶缘窗,叶缘窗正是H.mucronata(包菜)划分之初定种的重要判定依据之一(另一个是深色叶脉,之后会提到)。下面两张图是窄叶洛克伍迪的生长期与休眠期的状态对比,大家随意感受下叶缘窗:

0-69
【生长期的窄叶洛克伍迪,图片来自寅冬】

0-70
【休眠期的窄叶洛克伍迪,图片来自寅冬】

还有个问题,就是H.lockwoodii(洛克伍迪)的休眠期的焦尖程度,询问了一些花友之后得到了一个说法是“焦不焦尖和种植方法有关”,但作者对这种解释并不认同,所谓的“种植方法”可能只是调控休眠期使其在夏季休眠程度较低或不休眠,焦尖自然不体现。这种情况下的植株外围叶片焦尖情况与一般H.lockwoodii(洛克伍迪)无异。至于符合标准H.lockwoodii(洛克伍迪)标准并且完全不焦尖的,作者所见的均为杂交种。由于此问题所涉及的样本过少,推测出的结论或有所谬误,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讨论。

上文提到了一个种,叫做mucronata,中文称作“包菜”,这个种与lockwoodii关系十分密切,因为lockwoodii是从这个种中被拆分出去的。mucronata下有五个变种,除去原变种var.mucronata外还有var.habdomadis(毛包菜), var.inconfluens(卷心瓦苇), var.morrisiae(绿心瓦苇), var.rycroftina(尖尾包菜)。与H. lockwoodii产地接近的只有H. habdomadis(毛包菜)与H. inconfluens(卷心瓦苇)这两种。

0-71
【H. mucronata(包菜)的产地分布,图片来自HRp118】

虽然和lockwoodii没什么关系,还是简单介绍一下这个H.mucronata(包菜)原变种。“mucronata”的辞源贝爷的解释是“尖的,突出的(pointed)”,主要分布于Barrydale地区,产地编号依旧是自行总结:

0-72
【H. mucronata(包菜)的编号记录,图片来自杨区区】

H. mucronata(包菜)的分类史非常有趣,现在的H. mucronata(包菜)与H.arachnoideavar.nigricans(紫牡丹)非常相似,毛刺明显的不明显的都像,至于其原因我们先看一个现在在MBB系统中已经被拆了的种叫做unicolor,种名辞源应该是“特殊的颜色(unique color)”。

0-73
【原H.unicolor MBB6880,图片来自iguana723】

H.unicolor下两个变种,分别被重新划分至H.arachnoidea var.nigricans(紫牡丹)和H. mucronata(包菜)。H.unicolor对应的是一类肌色较深,基本无窗,少有毛刺,略有焦尖的一类株型与钢丝球相近的瓦苇。这种以粗略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的方式在瓦苇属的分类史中并不唯一,一个绝佳例子就是H.retusa(姬寿)。

0-74
【H. arachnoidea var.nigricans(紫牡丹)JDV92/52,与曾经划归在H.unicolor var.venteri的物种形态十分相似,图片来自HRp33】

0-75
【H. mucronata var.mucronata(包菜)JDV92/57,与曾经划归在H.unicolor var.helmiae的物种形态十分相似,图片来自HRp124】

大家看到这两个物种应该想到了现在一个正在使用的非MBB系统种名H.scottii(斯考特),这一种涵盖的植物形态与上面那两张图很像,但范围比H.unicolor要小一些(但包含一些毛刺明显的类群),主要偏向于H. mucronata(包菜)。H.scottii(斯考特)的产地编号(之一)正是JDV92/57(具体产地Ganka East, Western Cape)(就是上面那个包菜)。从H.unicolor到H.scottii的分类转变同样可以解释之前提到的H. mucronata(包菜)与H.arachnoidea var.nigricans(紫牡丹)的“相似”关系,H. mucronata(包菜)多了两个特征,叶缘窗与深色叶脉。这与H.cymbiformis(翡翠莲/C种)的自然杂交密不可分,也是现在相似形态瓦苇定种的主要依据。

0-77
【H.mucronata var.inconfluens(卷心瓦苇)JDV91/97,具有十分明显的叶缘窗,图片来自HRp122】

0-1033
【H.scottii(斯考特),具有叶缘窗,图片来自Flickr,摄影师miyatake30】

那么说回H.lockwoodii,曾经包含它的变种是H.mucronata var.habdomadis(毛包菜),变种名来自一个地名“Seweweekspoort”,实际上是“Seven Weeks Poort”的另一种拼写方式。对H.lockwoodii的剔除执行得十分干净彻底,现在在这个变种中已经见不到和H.lockwoodii有关的内容。

0-1032
【H.mucronata var.habdomadis(毛包菜)IB5417,图片来自H-i】

0-76
【H. habdomadis(毛包菜)的编号记录,图片来自杨区区】

另一个与H.lockwoodii有关的变种是H.mucronata var. inconfluens(卷心瓦苇),变种内差异较大,大家可以上翻找那个JDV91/97,也可以看看下面这两张图,它们都是H. inconfluens(卷心瓦苇)。

0-1034
【H. inconfluens(卷心瓦苇),图片来自Flickr,摄影师miyatake30】

0-1035
【H. inconfluens(卷心瓦苇),图片来自Flickr,摄影师miyatake30】

编号比上面那个变种稍微多一点:

0-78
【H. inconfluens(卷心瓦苇)的编号记录,图片来自杨区区】

“inconfluens”的含义是“在一起(coming together)”,这个变种名的命名思路和之前的文章探讨过的H.maculata var.intermedia(扁叶瓦苇/扁叶麦克菊)很像,就是用来存放自然杂交种的。具体是哪些瓦苇“在一起”了呢?贝爷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去问问命名人Pollen。但贝爷自己提出了两种猜想,仔细看看都十分有道理:

第一个猜想是和H.cooperi(玉露)以及H.cymbiformis(翡翠莲/C种),之前提到过,H. mucronata(包菜)和H.nigricans(紫牡丹)进行区分的两个特征,一是叶缘窗(主要),二是深色叶脉(次要),这两个特征正是来自H.cymbiformis(翡翠莲/C种)和H.cooperi(玉露),虽然贝爷没有明说,但作者认为提供深色叶脉特征的应该是H.cooperi(玉露),大家可以看看手边的玉露们,是不是有很明显的叶脉啊。

第二个猜想是和H.lockwoodii(洛克伍迪)以及H.decipiens(曲水卷/D种)并且明显倾向后者的。同样之前提到过,H.lockwoodii(洛克伍迪)与H.mucronata(包菜)的自然杂交种大量存在,其中的一部分与H.decipiens(曲水卷/D种)也进行了自然杂交。首先是H.decipiens(曲水卷/D种)的产地分布(不过并不很能说明问题):

0-79
【H.decipiens(曲水卷/D种)的产地分布,图片来自HRp64】

H.decipiens(曲水卷/D种)由于其产地分布还算广阔,自然杂交种也是有很多,但多半都不归在H.decipiens(曲水卷/D种)种内。产自Gamkadam地区的JDV93/71(H.decipiens var.decipiens)十分典型,这一编号俗称“刺洋葱”,叶片较薄,焦尖占叶片比例较大还向内卷,验证了H.decipiens(曲水卷/D种)与H. mucronata(包菜)/ H.lockwoodii(洛克伍迪)的过渡关系,不过好像没有更多例证了。下面是它的样子:

0-1036
【H.decipiens var.decipiens(曲水卷/D种)JDV93/71,图片来自HU】

下面来说说和H.lockwoodii(洛克伍迪)相似的H.semiviva(塞米维亚)。作者之前见到过一个说法是H.semiviva(塞米维亚)是H.lockwoodii(洛克伍迪)与H.bolusii(水牡丹/B种)的产地杂交种——仅从形态上面看好像有几分道理,但是大家看看它们的产地就会明白了:

0-81
【H.semiviva(塞米维亚)的产地分布,图片来自HRp145】

0-67
【H.lockwoodii(洛克伍迪)的产地分布,图片来自HRp88】

0-80
【H.bolusii(水牡丹/B种)的产地分布,图片来自HRp44】

H.semiviva(塞米维亚)与H.lockwoodii(洛克伍迪)没什么关系。

塞米维亚的种内差异较大,但共性也保持得很明显,下面这些都是H.semiviva(塞米维亚):

0-82
【H.semiviva(塞米维亚),图片来自HOCp2】

0-83
【H.semiviva(塞米维亚),图片来自HOCp100】

0-84
【H.semiviva(塞米维亚),图片来自HOCp100】

在HR中,贝爷也在探讨H.semiviva(塞米维亚)的来源,可以确定的就是和H.bolusii(水牡丹/B种)的关系极紧密,那么影响它的另一个物种是什么呢?贝爷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否定了两个猜测,一个是上面提到的H.lockwoodii(洛克伍迪),另一个是产地相同、肌色相近的Haworthia decipiens var. cyanea(毛曲水)。

0-1037
【Haworthia decipiens var. cyanea(毛曲水),图片来自iguana723】

0-86
【一个被标记成H.semiviva(塞米维亚)的植株,图片来自HOCp100】

哦还有H.semiviva(塞米维亚)的产地编号整理:

0-85
【H.semiviva(塞米维亚)的编号记录,图片来自杨区区】

最后还回到H.lockwoodii(洛克伍迪),它在育种中的角色比较友好,可以给子代传递焦尖性状,效率很高。花箭比较强健,前提是你要对上花期。

0-1038
【♀H.badia(芭提亚) X ♂H.lockwoodii(洛克伍迪),图片来自Flickr,摄影师miyatake30】

全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与点赞--


特别感谢:

iguana723

小超

寅冬

参考资料:

HaworthiaUpdates Volume 1, Chapter 2:- Haworthia mucronata and its new variety

HaworthiaUpdates Volume 2, Chapter 11:- Some of the interplay of H. arachnoidea and H.mucronata

HaworthiaRevisited – 16. Haworthia lockwoodii

HaworthiaRevisited – 33. Haworthia semiviva

HaworthiaRevisited – 23. Haworthia mucronata

部分素材来自:

Haworthia Revisited

Haworthia ofthe Collertor

Haworthiaupdates.org

cl-cactus.com

llifle.com

haworthia-gasteria.blogspot.jp

haworthia.info.html

fresnocess.com

Flickr.com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